中国城镇供热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
发表时间:2015年10月20日
产业现状
近年来,政府对集中供热系统建设的投入逐年上升,由 2008 年的 270 亿元增至 2013 年的 450 亿元。受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及供热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影响,集中供热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国的集中供热面积和供热量得到稳定增长。 2013 年,全国的集中供热面积约 58 亿平方米,当年集中供热总量约 30 亿吉焦,供热管网长度约 18 万公里。按热力消费市场的终端客户划分,热力供应行业可划分为工业市场和居民采暖市场两大类。目前工业部门是我国热力消费的主要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 70% ,但是居民采暖的热力消费增速高于工业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约 30% 且比重不断提高。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 62.90% 、区域锅炉房占 35.75% 、其它占 1.35% 。随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在全国的推广,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热效率的区域小锅炉的步伐,而热电联产机组及大吨位锅炉具有节约燃料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在未来将成为我国主要的集中供热主体。
市场容量
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城镇化的提升,受益于原有大中城市供热面积快速增长(新增建筑 + 旧区改造)和新兴县镇供热市场(超过 1100 个)逐步开启,预计城市供热市场未来 3-5 年将保持 15% 的复合增速。我国城市供热行业仍以燃煤为主要燃料(占比超过 80% ),其年耗煤量超过 1.5 亿吨;行业内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产能超过 50% 。同时城市供热占全国建筑耗能的 50% 以上。另一方面,由于供热区域过于分散、煤价连年上涨、价格机制尚未理顺等诸多问题,行业盈利能力长期羸弱。煤炭占据供热成本的 50% 以上。过去多年间煤价持续上涨,而供热价格受制于民生问题,大部分地区并未跟随煤价而上调,导致供热企业连续 9 年亏损,累计亏损总额达到 96.9 亿元。 2013 年末,城市蒸汽供热能力 8.4 万吨 / 小时,比上年减少 2.4% ,热水供热能力 40.4 万兆瓦,比上年增长 10.5% ,供热管道 17.8 万公里,比上年增长 11.3% ,集中供热面积 57.2 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9.66% 。
市场格局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5-2020 年)》显示,目前,供热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设备更新、水果视频在线观看APP进步阶段,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外资、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已进入供热市场,供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供热市场准入、特许经营、用热商品化、热计量收费等改革将逐步深化,节能高效、多热源、大吨位、联片集中供热、地源供热、科学运行等运营方式将不断推进行业发展。
前景预测
未来 3-5 年,新增需求复合增速达到 15% 。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城市新增供热市场主要来自原有城市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大量的中小规模市县(镇)逐步具备集中供热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 3-5 年,甚至更长时间 ,城市供热市场将保持 15% 以上的复合增速 。